好在事態沒有繼續惡化。最后,維權組帶上律師,將3家涉嫌假冒的經銷商告上法庭。
有了這次經歷,此前模糊的維權思路也逐漸清晰:維權要從易到難。他們此次告上法庭的3戶商販,都是從包裝上看就存在假冒嫌疑。
“事實上,‘五常大米’商標已經注冊了8年,但坦白說,之前因為五常大米根本就沒愁賣過,我們也并沒有想到要利用‘注冊商標’來維權。”何廣銘說道。
根據五常市大米協會提供的《商標注冊證》顯示,“五常大米”四個字為法定注冊商標(產地證明商標)。注冊人為“五常市大米協會”。換句話說,除了五常市大米協會認可的企業或當地農戶,任何團體或個人在商品包裝上標注“五常大米”四個字,都屬違法行為。
在四地市場,維權組皆未查到公然冒“五常大米”商標的行為,但是,打著“五常御貢”、“五常特產”、“五常基地”字樣的包裝各地都有。“如果包裝袋上顯示的廠址不是在五常的,那假冒的嫌疑就非常大。”何廣銘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