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免费在线-久操免费在线观看-久操免费在线视频-久操欧美-深夜福利日韩-深夜福利一区

標王 熱搜: 北京  飲料    食品展  加盟    2014  中國  上海  食品 
 
關注:287 2021-09-03 18:02

廣東、陜西:加強安全生產執法和水上安全防范工作

已關閉 懸賞分:0
 8月31日,國務院安委辦召開加強安全生產執法暨水上安全防范工作視頻會議之后,廣東、陜西兩省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召開全省會議,分析省內水上安全生產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廣東

會議指出,今年海運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全省有6609艘商船,1216艘自卸砂船,約4.1萬艘漁船,以及123個漁港,安全風險點多線長面廣,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清醒認識當前面臨的復雜形勢,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極端負責的態度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全力確保水上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會議要求,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海上風電施工安全防范、砂石采運管控、商漁船防碰撞、規范特殊作業、通航橋梁安全等重點方面,深入排查整治重大安全風險隱患。

海上風電施工安全防范,要重點加強對施工項目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實行“一船一檔”“一患一檔”。重點抓好海上沉樁、風機吊裝危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和執行,嚴格落實作業人員必須穿救生衣等安全規章,按規范開展地勘、掃海等項目前期工作,如實做好溜樁、穿刺等風險的技術交底,確保施工安全。

強化砂石采運管控,要盯緊采砂企業、運砂企業、采砂船、港口碼頭等重點環節,嚴禁超量裝載、違規裝載,把好船舶、船員安全關,嚴禁砂石船“帶病”出海,對“黑名單”船舶實施禁運,實施海砂來源證明制度和來源不明海砂聯合查處機制等。

嚴防商漁船碰撞,要提升技術防范能力,加快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更新改造和信息數據對接,實現航行安全和海上搜救信息共享,并加快應用新型防碰撞設施;加強水域巡查,加大對商漁船交匯密集區、事故多發水域的巡查力度;強化監管執法,開展漁船AIS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一船多碼”“一碼多船”等不按規定使用AIS的行為,加大對航經廣東省沿海水域船舶的監管力度,嚴查船員值班脫崗、疲勞駕駛等行為。

嚴格規范特殊作業,要在所有船舶開展有限空間普查,嚴格落實有限空間“七不準”;嚴格落實動火作業“三個一律”,嚴防交叉作業動火引發爆炸、火災事故;全面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教育引導船員遵守安全制度。

加強通航橋梁安全保護,要全面排查通航橋梁的防碰撞能力狀況,督促橋梁業主單位安裝限高欄、導向欄、防撞墩等必要的被動防撞裝置;全面清理通航河道無主棄船、無動力船、閑置船、餐飲船等,拆除非法違法的靠泊碼頭,在內河重點水域、重點航線高頻率播放橋梁防碰撞安全警示;把防范船只撞橋列入航運企業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訓教育的重點內容,對屢禁不止、屢罰不改的船舶終止管理協議。

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三個必須”要求,牢固樹立“一盤棋”大局意識,強化安全責任落實,強化監管能力建設,強化執紀問責,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扎實落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水上安全防范工作實施意見,加大打非治違力度,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在生產經營中違規指揮作業、重大隱患整改不到位的,依法追究責任。對存在執法不嚴不實不深入,放任違法企業一路“整改”、一路“綠燈”、長期“帶病”生產等問題,要倒查有關部門監管責任,絕不姑息。

陜西

會議強調,全國第十四屆運動會即將在陜西召開,要充分認識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高度重視當前安全生產和防汛救災工作,清醒認識當前形勢和面臨風險,加緊行動,補齊短板、堵塞漏洞,堅決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風險,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舉辦十四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會議要求,應急管理、交通運輸、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基層一線執法力量,全面扎實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要壓緊壓實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真正把責任鏈條落實到“最后一公里”。運用法律手段嚴厲打擊違規違法行為,倒逼生產經營單位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各市縣應急管理局要加快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進度,盡快完成機構設置和人員劃轉,爭取早日掛牌運行,將改革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要學好用好新安全生產法,嚴格依法執法,確保新法有效實施。

會議要求,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廳要強化船舶安全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和執法力度,持續打擊非法、違法、違規行為。要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重點加強通信導航設備使用、錨泊值班、應急處置、自救互救能力建設,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操作技能水平。健全水上應急救助體制和機制,強化協調聯動,加強信息資源共享,提升預測預防預警能力,強化應急演練,提高水上應急力量實戰能力,落實水上安全應急救助措施,鼓勵發展民間救助力量,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網站首頁 | 廣告報價 | 使用指南 | 使用協議 | 收款碼 |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京ICP備2021003644號-24
展開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