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韌性數字化體系建設迫在眉睫
此次疫情期間,社會各界有許多關于高韌性社會、高韌性經濟的討論。萬殊一轍,打造高韌性的數字化體系,同樣將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顯然,企業韌性不足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傳統數字化建設過于偏向對下游消費者的柔性,而缺乏對上游供應的韌性。
蒙牛集團信息技術助理副總裁張決表示,受疫情影響,蒙牛線下銷量與線上電商平臺銷量的總體結構被打破,傳統的超商渠道受到沖擊,但傳統電商平臺和新興O2O平臺上的銷售額大幅提升。這促使蒙牛收獲大量新用戶,催生出新的機遇,全渠道新零售模式轉型迫在眉睫。其次,原奶、產品、原材料等物流受阻給配送、生產造成影響。“雖然疫情期間蒙牛沒有停止對農場主的原奶收購,但由于工廠原來的生產計劃被迫要調整,對收購來的原奶調撥、生產排產、供應鏈計劃等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同樣,對于國內龐大的復合調味料行業市場來說,企業想要保持競爭力,對安全的原材料、敏捷的供應鏈、優質的產品、受信賴的品牌形象的投入不可或缺。協同產品技術與創新、品牌與渠道建設進行快速、全面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將幫助食品調味企業大幅提升管理運營能力,更快地適應市場需求。天味食品董事長兼總裁鄧文認為,在經歷國內復合調味料行業飛躍發展的同時,食品調味企業也應積極尋求創新,亟需通過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實現多品牌、規范化、集團化的業務戰略,滿足其爆發式規模發展需求。
在寧夏,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長和翡翠酒莊董事長張艷莉措手不及:“對于我們這樣的新店品牌,2020年既定的線下品牌宣傳工作已經全部停止,各種酒展也都取消了。對我們來講,必須要找到一個途徑,來延續持續的品牌建設工作。”
SAP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總經理李強認為,在日益動蕩的大環境下,各種不確定性、易變性將成為新常態,中國企業的進口供應鏈也將面臨嚴峻挑戰。從傳統供應鏈向新型供應鏈的轉換,已經勢在必行。而實現這種轉換的手段之一,就是高韌性的數字化體系。
食企積極投身數字化浪潮
疫情重塑了消費意識、選擇、思想和場景,并將社會所積累的變革需求提升到新高度。面對新的習慣和模式,打造基于數字技術的信任機制,大幅拓展商業協作的廣度和深度;打造一體化的卓越用戶體驗,創造新的商業價值,將是未來商業邏輯的關鍵。而這些,都離不開數字化后臺和體驗管理的支持。
張決表示,疫情期間,蒙牛實驗室管理平臺通過LIMS系統,自動完成對原奶、半成品、成品等檢測。從取樣開始,全程二維碼掃描、同時所有檢測設備上的數據自動傳輸到LIMS系統中,并通過與SAP系統集成,在檢驗合格后自動轉到下一道工序,嚴把食品安全質量關。“在疫情之中,供應鏈系統受到了最大的挑戰,蒙?;赟AP自有的排產排程,加上第三方系統和大數據模型優化等共同作用下,基于疫情的實際需求,對原奶進行調撥、工廠排產、物流配送、最快地送達給消費者,助力企業實現產供銷協同。”張決還表示,蒙牛于2018—2019年開始構建消費者大數據平臺,通過掌握到的消費者數據對消費者進行畫像,做精準營銷、精準研發等,未來還需要逐步優化、擴展應用。
天味食品則利用ERP云、云平臺、分析云和HR云,提升財務、生產、銷售、采購、物資、質量、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全面管理能力,快速搭建企業核心業務系統架構,實現業財一體化。同時,建立全業務的智能實時監控,構建績效評價體系,為企業戰略及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3月中旬,我們開始線上推廣,效果很好。這是基于服務差異化的思考,也希望通過有內容的線上服務和溝通,讓客戶可以一鍵購買,送達到戶。”張艷莉表示,通過數據化的系統,公司實現了對種植、酒莊釀造、銷售業務流程的管控和一體化。此外,公司將生產資產和客戶完全數據化,完整記錄物資流、資金流節點,大大降低公司經營風險。通過平臺分類、合并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以便管理層縱覽全局科學決策,同時,在不同的層級中共享數據,使得跨部門的溝通和協作效率顯著提升。
李強表示,充分把握數字化浪潮的新機遇和新要求,加快韌性、靈活、具有卓越體驗的數字化建設,已成為當下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縱觀技術發展趨勢,結合領先企業的實踐做法,不難看出,以人工智能為支點,提高流程自動化和數據處理自動化水平、減少人為參與和干預、提高數字化建設韌性,已經成為領先企業的普遍選擇。”
有數據預測,到2022年,85%的大型組織都將部署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并配合一體化體驗管理,打通運營數據和體驗數據之間的鴻溝,讓企業能夠實時傾聽和理解用戶需求,并將這些需求實時反饋到日常運營中,驅動企業實現敏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