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政策為導向,制定屬于中國人造草行業和企業的新戰略?
如何去理解人造草坪新國家標準在校園體育市場的應用?
如何破解中國人造草行業當下面臨的全球化困境,從而規避外貿戰線的各種潛在風險?
如何以資本助力規模化,并促進中國人造草行業升級轉型?
倘若你心中存有以上任何一個從業疑問,不妨去參加這樣一場“段位”頂尖的人造草行業思想風暴,看這些屬于人造草行業的“懸疑”問題,能否煙消云散。
由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主辦,聯合會人造草專業委員會承辦,聯合會運動地材專業委員會支持的,以“政策、資本、全球化——人造草行業未來之機”為主題的2021中國體育場館設施論壇暨中國人造草行業沙龍(以下簡稱2021人造草沙龍)將于2021年5月18日在上海虹橋綠地鉑瑞酒店召開。
2021人造草沙龍聚焦于人造草領域,協助企業解決現實經營問題,尋找市場全新的發展契機,匯聚更多行業力量推進人造草市場規范發展,共同為人造草行業未來5-10年的發展軌跡奠定一個總的基調和方向,人造草行業未來的市場空間和機會也將隨著此次沙龍的舉辦,而進一步得到確認和釋放。
壹|政策、資本、全球化,為什么選定這三個詞?
回顧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往各屆中國體博會期間舉辦的場館設施論壇,每一屆的話題與主線,都照顧到了業內當年的熱點,因此從傳播的角度,屆屆都堪稱業內經典。
今年,場館論壇在后疫情時代恢復舉辦,主辦方將采取不同于以往中國體博會期間舉行行業論壇會議的調性和形式,力求話題內容與互動方式的創新,為行業帶來一場難以忘懷的論壇會議——以人造草行業為樣板,為體育場館行業各垂直領域的“新黃金十年”精彩之旅的開啟,提供思想基礎。
據2021人造草沙龍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沙龍議程為每位主講嘉賓都留出了15分鐘的現場提問、解答的互動時間,希望打造一場氛圍輕松、別開生面、暢所欲言的行業內部交流會。
2021人造草沙龍將以政策、資本、全球化作為三個破題關鍵詞,為人造草行業梳理出一個清晰可見的未來發展方向。
在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杰看來,過去的十年,在龐大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校園體育活動、綠化休閑裝飾的社會需求下,中國人造草坪行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羅杰同時指出,政策、資本、全球化——這三個關鍵詞的選用,恰恰代表了“十四五”中國人造草坪行業的三大增量市場所在,“對于中國人造草行業而言,未來5-10年,將聚焦全民健身、校園體育及外貿領域這三大增量市場。隨著國務院和相關部門密集出臺的政策文件,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和大眾健身意識的加強,隨著國內對體育場館設施的需求日益加大,我們有理由相信,人造草市場的空間和機會將進一步釋放。”
由此可見,之所以選擇此三個關鍵詞作為此次沙龍的主線,不僅反映了主辦方對于人造草行業當下發展現狀的獨到見解,并暗含深意。
貳|關鍵詞解構:政策
截止到2020年底(即“十三五”結束),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的成果是: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2平方米,新增社會足球場地超過2萬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37.2%,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90%以上,人民群眾健康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統籌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健全。
在“十三五”業已收官、“體教融合”國家戰略推動校園體育發展穩步推進、全民健身行業因國辦發布的“36號文”而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的背景下,2021年——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人造草品類在國內體育場地設施市場的多種應用前景依然被業內人士看好,且增長潛力充足。
毫無疑問,自2014年的“46號文”以來,體育場地設施行業和全民健身設施行業的利好,幾乎全部來自于政策面,從大產業觀和大財經視角看,是與國家“新基建”戰略分不開的;而往5-10年的超長線時間跨度看,則與以下三個體育產業政策總目標相掛鉤:
其一,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大背景下,體育產業將兌現“46號文”提出的“力爭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
其二,“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目標作用到人造草領域,是伴隨著居民健身意識的進一步加強,國內對體育場館的需求日益加大,場館和運動型人造草坪市場將延續較大的增長趨勢;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城中村、舊城區的改造,以及房地產市場對綠色場景的需求逐漸加大,休閑型草坪將得到較大的市場空間。
其三,職業體育、全民健身、校園體育等不同渠道和市場因素的變動,都會對人造草行業和企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更重要的利好是,隨著“體教融合”國家戰略的逐步實施,校園體育設施市場也將被注入一針“強心劑”——在綠色環保安全的理念下,學校人造草坪市場也將迎來增量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倘若站在環保安全綠色校園的范疇,有了人造草新國標之后,當下在“體教融合”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我國校園人造草也勢必產生新的采購標準。這是一個怎樣的標準?對未來學校體育的采購工作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帶著這樣的疑問,本次沙龍的主辦方特別邀請到了全國教育裝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究員黨建偉,由她來解答這個行業痛點問題。
叁|關鍵詞解構:資本
正如職業競技、全民健身、校園體育等不同市場的變動都會對企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的道理一樣——社會資本對于人造草行業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亦是如此。
眾所周知,2020年9月底,成功于上交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的江蘇共創,被資本市場視為“人造草坪第一股”。那么,從江蘇共創的成功登陸主板,為中國人造草坪行業帶來了什么樣的啟示?
1、資本市場是草坪行業的重要融資渠道。這里面包含了以下三層邏輯:
首先,資本市場是中小民營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戰場。A股中民營上市公司數量為2574家,占A股上市公司總量比例為64.29%,民營企業IPO募資合計1.52萬億元,在A股中占比為42.8%。2020年以來,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支持力度將不斷加大,民營企業IPO數量占比超過八成。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的數據:僅就2020年,年內258家IPO企業中,216家為民營企業,占比高達83.72%,超過八成,較去年全年高出12.29個百分點;這216家民營企業首發募資合計1990.84億元,占比為61.02%,較去年全年高出13.64個百分點。
其次,目前國內草坪行業企業大多數是中小規模的民營企業。隨著資本市場對民企的支持力度加大,彌補了間接融資上對民企信貸投放額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中小民營企業長時間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再次,資本市場中,無論股權私募融資、上市融資還是銀行融資,企業應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和融資方式特點,相應選擇最有利的融資方式。
2、借助資本市場,能夠使草坪行業優化產業結構。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維度:
第一,草坪行業通過借助資本市場融資,可以實現快速發展。一方面,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主營業務,通過多元化融資方式擴大融資規模,培育出一批有發展前景的草坪企業;另一方面,運用再融資和并購重組等手段拓展新領域,推動草坪行業加快并購重組、實現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
第二,借助資本市場有利于優化人造草坪行業的產業結構。通過杠桿效應,會加快企業生存發展周期,過去10年才能完成的事情,有可能3-5年就能夠實現。
第三,資本市場還能激勵草坪企業更加有效地改善經營管理。篩選出效率較高的企業,一些管理落后的企業會被市場淘汰,通過這種機制的作用,促成了資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從而使草坪產業結構得以優化。
為此,此次沙龍主辦方請到了共創草坪董事長、聯合創始人王強翔,請他為業界分享寶貴的上市經驗,屆時王強翔不僅將與參會的各位嘉賓分享發生在共創草坪上市過程中的故事,還將與之共同探討:社會資本對于人造草行業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敬請期待。
肆|關鍵詞解構:全球化
全球經濟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全世界目前公認的看法,在這個嶄新的時代中,各行各業都在緊跟時代步伐——中國人造草市場亦如是。長期以來不斷受到全球化影響的人造草市場,其發展前景也是“危”與“機”并存且相互轉化。未來整個行業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全球市場的影響,而是在全球政經貿等多重因素的綜合疊加之下,如何去規避經營風險。
既然新時代必然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那么人造草行業將如何面對當下國內外新經濟格局下的不確定性?
為此,沙龍主辦方邀請體育產業專家、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教授,屆時,王裕雄教授將以全球視野的財經視角,為體育制造業、為人造草行業將要面臨的風險與機遇均做出預判,為行業人士未來的商業實戰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依據,為從業者謀劃未來可開拓的新興市場領域,尋找全新發展契機——通過當下可見的市場趨勢分析,為中國人造草行業從業者提供一條“大變局之下,可供未來參考的輝煌之路”,以確保中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增加值能夠持續增長,以獲得新的未來發展的空間。
這樣的邏輯,其實與此次沙龍主辦方主題選用“未來之機”四個字暗合。2021人造草沙龍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實政策、資本、全球化,行業發展的這三個必要條件,其實都蘊含在了“未來之機”中:“機遇總是多于挑戰。這是我們基于2019年下半年出品的《人造草行業報告》和《人造草應用趨勢分析報告》——對于這個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期和理性判斷。我們不會因為2020年疫情插曲,而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以舉辦2021人造草沙龍為契機,為人造草行業經營者重新梳理思想,為這個行業的未來之機保駕護航。”
伍|隨著“靴子”的落地,這場沙龍更加不可錯過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人們帶來的最大思考是,建設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大健康產業”成為了今年兩會和“十四五規劃”中,被政策的頂層設計者們提及最多的詞匯。
“大健康”的熱度,一方面反映在全民健身消費市場——自疫情防控常態化頒布后至今,我國居家健身的熱潮居高不下,健身器材、產品的銷售火爆,增長勢頭持續;
另一方面,自去年的9月30日,國務院印發了以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為主要內容的“36號文”以來,不僅在全民健身設施行業的發展理念和未來路徑上理清了思路,指導各細分行業“想好了再做”,還將政策轉化為了機會和方法論。
為了向與會的行業同仁提供更為權威的政策解讀視角,2021中國人造草沙龍主辦方特別邀請到了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公共服務處處長趙愛國,讓他對于目前眾說紛紜的“36號文”做出解讀,探討國家戰略下的人造草行業機遇所在,為每一位人造草從業者指點政策中的“迷津”,明晰未來的戰略方向。
在趙愛國看來,“十四五”期間,全民健身設施行業發展的重心在于:怎么去補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短板”,即聚焦健身設施不足、不夠的現狀,解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不充分的問題,“從一個層面講,要解決民生難題,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的健身需求;從另一個層面講,則是要兼顧高質量發展,從而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那么新階段,新的問題又來了:如何衡量健身設施更加公平可及,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有效供給擴大,戶外運動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完善,全民健身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有效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身需要?這一系列措施的保障和標準又是什么?
果不其然,頂層設計者又適時地給出了答案。
一周前的4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育總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是《實施方案》這一重磅文件的及時出臺,甚至已經被部分業內人士戲稱為:36號文的“靴子”落地。
對此,趙愛國坦言,《實施方案》的頒布,與下一階段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密切相關——回顧從2020年9月“36號文”提到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到2021年3月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中反復提到的“大健康產業”及其各細分領域的建設性內容,再到4月底的《實施方案》,“這幾個文件是相通的,都提到了健身步道和體育公園?!秾嵤┓桨浮芳仁菍?6號文件的落實,也是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的落實。”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以上,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數量達到0.9塊,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專項行動重點推進城市等有條件的地區每萬人達到1塊以上,形成供給豐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健身設施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方案》還進一步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支持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小型體育綜合體)、公共體育場、社會足球場、健身步道、戶外運動公共服務設施等6類項目建設。其中,公共體育場中標準田徑跑道和標準足球場地按照平均總投資600萬測算,11人制標準足球場按照平均總投資300萬元測算,其他制式足球場(包括7人制、5人制非標準足球場地),每塊定額支持30-50萬元。
如上,既然《實施方案》中反復提到了足球場地,那便自然而然地與人造草行業(體育用)相關。此外,體育公園與人造草行業其實也有一定的關聯,體育公園里邊的場地包括整個運動場景的美化需要人造草,二代智能健身器材的提檔升級也需要人造草材料作為緩沖層……
除了36號文與《實施方案》提及的社會足球場、體育公園等運動場地設施之外,人造草行業在國家利好的“政策市”之下,還存在于哪些領域的商機?
趙愛國表示,體育場地設施行業包括人造草行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對于人造草行業來說,還需要關注以下兩點:
一是數字社會建設和數字化服務。數字化服務屬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內容,推進全民健身智慧化發展,是《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國辦發36號文件都強調的,這意味著全民健身與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緊密關聯。
二是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對營造信息化、景觀化、智能化的場景提出新要求。趙愛國認為,人造草不只可用于體育場地設施,也可用于運動健身配套的景觀營造和塑造,運動草、景觀草、休閑草打造的運動場景是關鍵,“我們鼓勵搭建這樣的運動健身場景,鼓勵市場主體結合打造這一場景,拓展人造草的功能作用,而不局限于體育場館設施。”
“在信息化、智能化、場景化運動場景的營造中,如何運用好人造草等材料,關鍵在規劃設計,這也涉及到體育運動、建筑工程、園林設計、信息技術等各個學科領域。”趙愛國說道。
陸丨2021中國體育場館設施論壇暨中國人造草行業沙龍議程
1、主題:政策、資本、全球化——人造草行業未來之機
2、時間:2021年5月18日13:30-16:30
3、地點:上海虹橋綠地鉑瑞酒店二層9+10會議室
4、參會人員: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政府相關部門,運動地材企業、聯合會人造草專委會全體會員企業,行業專家、行業媒體等。
5、主辦單位: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
承辦單位: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人造草專業委員會
支持單位: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運動地材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