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智慧校園建設成績顯著。岐山縣不斷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三通兩平臺”建設、寬帶網絡接入率、多媒體教室、學科數字資源覆蓋率均達到100%,平安智慧校園管理平臺、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智慧校園融合系統、智慧教室融合應用等多種數字校園、智慧校園示范建設項目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了數字一體化教學、智能安防、空中課堂等全方位立體化的智慧校園建設。
二是智慧管理平臺卓有成效。深化智慧平臺管理與學校日常管理相結合,將愛國主義教育、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等音頻、視頻通過直播方式推送到指定班級,讓學生在教室里身臨其境接受教育,同時,智慧教室系統中一個個精準數字、一幅幅實時畫面真實記錄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智慧教室系統的使用情況,標準化、規范化的統一數據信息交換管理,全面提升了學校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和教學服務水平,逐步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互聯網”型智慧校園生態系統。
三是教師專業素養水平明顯提升。縣教育體育局分兩批整校推進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著力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全縣教師分層掌握了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四個維度的30個微能力點,研修了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和智慧學習環境三種教學環境。縣中心小學、蔡家坡第二小學等校創新開設人工智能、STEAM、創客、編程課程,組織學生開展信息技術知識交流、比賽活動。2021年,蔡家坡第二小學楊立姣老師制作的課例《畫門神》獲得 “基礎教育精品課”大賽部級獎,岐山高級中學范雅琳等9名教師在信息化教學大賽中獲省級獎勵,43人獲市級獎。在各級各類學生信息技術學科競賽,中小學校園電視臺、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和機器人競賽等活動的參與人數及獲獎人數均有提升,各類特色信息技術課程受到學生歡迎,教師專業素養、專業技能及教科研水平明顯提升。
四是品質教育大格局初步形成。進一步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總體要求,優化教育信息化頂層設計,構建服務全縣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新格局。年內申報5所省級智慧校園示范校,實施智慧教育提質增效工程、數字校園規范建設行動和數字教育資源服務普及行動,整合各類優質資源,形成互聯互通、開放靈活、多級分布、共治共享、協同服務的數字服務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有效提高了教師運用人工智能教育技術和開發人工智能教育資源的水平,推動了網絡環境下教育治理方式,助力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打造品質教育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