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董酒的廠區,還沒走進基酒庫,酒香就撲鼻而來,讓人陶醉在酒香之中。
我們來到了釀酒車間,看到了規模宏大的幾百口窖老窖整齊排列,讓人感覺非常震撼。
1935年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兩次經過遵義,紅軍曾領略過董酒的神韻,為將士們解乏療傷,把董酒帶上了漫漫的長征路,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傳奇故事……,直至1957年,董酒廠將酒樣送呈國務院,當時總理辦公室批示:“董酒色、香、味均佳,建議加快恢復發展。”因此地方政府決定全面恢復董酒的生產,董酒因此獲得新生,其香型也被確定為董香。1963年,經全國評酒會嚴格篩選評定,董酒進入“中國老八大名酒”行列,之后連續三屆榮獲“中國名酒”稱號。董酒的工藝、配方,從1983年起三次被國家科技部和國家保密局列為“國家秘密”技術。2008年以后,又獲得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非物質文化遺產、董香型白酒代表等殊榮。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董酒的發展持續上升,產品遍及全國,躋身中國工業500強之第323位的輝煌,成為行業翹楚。聲情并茂的講解讓我們體會到了董酒的漫長神秘的釀造歷史。
我們來到建于90年代“董苑”,在廠區取其天然山石地勢,在原有地形地貌上修建了一座蘇州式園林,取名“董苑”。那里種植著一些董酒使用的本百草單中的部分本草植物,在冬日的暖陽之下,明媚、雅致、端莊,它始終以“大家閨秀”的姿態安靜地伴隨左右。
在基酒庫里,筆者看到每一壇酒的蓋子上都有一張小紙片,盡管落滿灰塵,但仍能清楚地辨認出壇內基酒的釀造年代。這里15年以上的陳釀好酒隨處可見,還有不少四五十年以上的原漿基酒。這些可是酒中珍寶,在市場動輒數萬元,并且年代越久價格越高。陳年基酒已成為整個白酒行業絕對的稀缺資源,年份基酒所必須的要素——時間,構成了知名白酒品牌的核心元素。“千年老窖,萬年糟”的基酒儲存,是任何一家白酒企業品牌與歷史傳承的最佳形象代言人。普通醬香型白酒生產周期一般為一年,但最普通一瓶董酒都要歷時5年。
筆者了解到,以董事長蔡友平帶領的董酒管理層,經過長達10年的企業再造大刀闊斧對企業進行了改造,組建了新團隊。許多50歲的釀酒師被請回自己曾經魂牽夢縈的企業。70多名釀酒工程師采用“傳幫帶”的方式培養新人,以保證董酒工藝的傳承質量。
目前董酒基酒庫中,擁有數萬噸基酒儲量,其中2000年以前的酒就有萬噸。而60年代釀制的被稱為“酒魂”基酒的價值,是不能以金錢進行衡量的。董酒工藝復雜,是唯一采用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雙醅串蒸生產的白酒。在釀造過程中,加入130多味本草,其中小曲90多味,大曲40多味,從而造就了董酒獨特的香味組成成分,除它本身的醇香、酯香外,還有淡淡的藥香。
董酒是串香工藝的鼻祖,小曲小窖的酒醅準備時間不長,但是大曲大窖的香醅卻要很久,烤過酒的酒醅要拌上大曲在大窖封存發酵,平均發酵時間需要兩年。新烤出來的董酒,因為香味物質過于強勁,所以必須等待時間來給它自然增添一些東西,再自然去掉一些東西。最低的儲存時間也要兩年以上。所以,按照傳統工藝,董酒不可能實現大規模增產,從原料到出酒最普通的董酒也要經過五年。
59度董酒作為80年代最經典的度數,充分展示了董酒的魅力。越高的度數意味著原漿基酒比例越高,比例越高其中的有益含量則越高,所以59°是董酒系列產品中的王者度數。經董酒人長久推敲發現,59度董酒,百草養生功效才能發揮的最大值,將董香風味體現得淋漓盡致。
大凡世間精粹,無不承襲歲月神韻。董酒作為老八大名酒的貴族血統始終存在,其品牌號召力依然強大,它的未來發展是不可低估的,董酒一座中國名酒的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