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餐飲行業面臨挑戰、突破與創新的一年,在目前已公布年報的滬深主板上市餐飲企業中,僅剩全聚德、西安飲食、中科云網(原湘鄂情)三家餐飲上市公司,其2018年營業額均出現下滑或增長停滯。
而在赴香港上市的大牌餐飲企業中,“味千拉面”在2018年正好迎來了自己的50歲生日。在這一年,從近日發布的2018年業績公告來看,味千(中國)無疑交上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業績扭虧為贏,門店穩步增加
2018年,味千(中國)公司業績扭虧轉盈,營收實現近兩年來的首次上漲。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2018年營業額達23.78億元,同比增長為1.9%,集團毛利達17.93億元,同比增長約2.2%。
此外,歸屬股東的凈利潤也頗為亮眼,達5.5億元,相較2017年的虧損4.87億元大幅增長,增幅約213.2%,這似乎也印證著味千在經歷了前幾年的多事之秋后,正重新找回自己的節奏。
業績向好的背后與味千零售餐廳業務增長和門店擴張不無關系。在2018年,味千(中國)進行了快速休閑餐廳網絡的擴充,針對開發北京、江蘇、浙江及上海等成熟市場的餐廳網絡,全年門店數目增加了62家。據悉,2019年味千將再新開門店100家,朝著千家門店的目標繼續前進,而以目前的腳步來看,味千完成這一目標并不難。
在餐飲行業面臨挑戰的環境下,味千得以穩步擴張,與其連鎖化的規模效應,可輻射全國的央廚配送體系、連鎖化運營管理模式分不開。
另外,除了技術和品質升級,從年報來看,為了吸引更多的新老顧客,在營銷活動方面,味千也做了各種設計和努力。從餐廳業務的收入來看,味千的多種措施顯然已經取得了成效。
2018年集團經營溢利并未實現增長,經營溢利額為2.31億元,同比減少23.1%。這主要是店面擴張帶來的員工成本、折舊及攤銷成本、物業租賃及相關開支和其他經營開支同比增長。這些成本是需要企業去注意的。
擁抱行業變革,積極提升創新業務
行業層面來看,目前餐飲行業中,外賣需求不斷提高。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顯示,2018年全國在線外賣收入約4712億元,占全國餐飲業收入約10.6%,較去年提高3個百分點。
外賣市場的擴大正逐漸改變整體的餐飲文化和習慣,在外賣、團餐等新業態模式領跑餐飲消費市場的背景下,國內外賣產業已從爆炸式成長的發展階段,穩步邁入拼品牌、品質、服務的整合發展期。從數據來看,味千(中國)的外賣量也呈穩步增長趨勢,可見連鎖餐飲品牌向質量化、精細化和體驗化方向發展的策略也在外賣領域得到了體現。相信這也是味千長期采取精細化管理,嚴格控制食品質量安全,給客戶良好體驗所帶來的結果。
除此以外,連鎖化、規模化,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中為味千增添了競爭力。味千的運作模式也得到了業內專家的認可與支持,多位業內人士稱這種標準化、科技化的模式,在整個連鎖餐飲行業都具示范意義。
海外門店擴張,加速推進全球化布局
不難看出,味千一直在專注自己的主營業務。目前,通過一系列舉措,我們也看到了其推進品牌國際化的步伐。
事實上,打造品牌國際化從味千建立初期就有跡可循。1996年,味千與潘慰的合作——在中國香港銅鑼灣開出第一家門店,可以說是其走出品牌國際化的第一步。2019年2月,味千正式登陸芬蘭并選址在赫爾辛基機場,是進一步國際化的舉措。20年來,“味千拉面”先后在中國內地、澳洲、柬埔寨、歐洲等地設店。目前,味千已在全球擁有800多家門店。
如今,餐飲消費已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餐飲收入首次突破4萬億元,為4.27萬億元,同比增長9.5%,且餐廳市場增幅高于整體消費市場增幅0.5個百分點。
規模的增長、消費升級的變化、行業內部的競爭等都給各大餐飲企業帶來機遇和挑戰。而對味千這樣的大型連鎖餐飲企業來說,聚焦主營業務,持續注重新品開發,提升品牌升級,才是保證門店持續增長、品牌長青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