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3月7日電 “下雨天,溫度一降,龍蝦鉆籠的要少一些,但近期龍蝦收購價每斤有30多元,價格比較好……”3月7日清晨,在湖南益陽市南縣青樹嘴鎮沙港市村稻蝦生態養殖基地,種養大戶葉榮正在起捕小龍蝦,滿臉豐收的喜悅。
“為了確保今年的龍蝦上市不受疫情影響,我們比往年稍微提前了一點,這樣錯峰上市能賣個好價錢,四錢以下的龍蝦我們都不建議賣,這樣稻田就陸續有蝦可捕。”沙港市村德明合作社負責人帥德明說,現在農戶用黃豆等食物喂養的生態龍蝦,個頭大肉質肥美緊致,龍蝦品質提升后,村里領辦的龍蝦合作社也就不愁銷路了。
沙港市村上貧困戶陳克華承包了40多畝的稻蝦田,今年是養蝦的第三個年頭,他一早通過合作社賣掉了15公斤蝦,這一趟下來有好幾百塊。“有事做了,生活就有希望。”
據了解,南縣共有稻蝦種養專業合作社400多家,1.8萬名貧困群眾已通過發展稻蝦種養脫貧,2020年該縣將引導發展稻蝦種養面積68萬畝,將稻蝦產業打造成為南縣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的“第一產業”。
2020年,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南縣通過“村村響”廣播、網絡直播、微信交流群等多種開展小龍蝦等養殖技術與營銷經驗培訓,指導田間培管生產、引導適時捕撈上市,確保增產增收增效。該縣還全面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聯合入社貧困戶抱團應對疫情防控給稻蝦產業所帶來的生產、流通、銷售等方面的不利影響。
“在政府的幫助下,合作社的‘抱團’模式有效化解了貧困戶及入社農戶的蝦苗銷售難題。”南縣三仙湖鎮咸嘉垸村均虹龍蝦專業養殖合作社負責人王軍武說,通過當地政府的搭臺連線,合作社已與順祥水產公司對接,先期組織農戶社員的蝦苗平均每市斤售價12元,如合作順利該公司5000畝稻蝦田后續還需蝦苗25萬斤,都由他來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