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澳大利亞、新西蘭、烏拉圭后,羅馬尼亞將變成中國新的奶牛進口國。北京商報記者從外交部及羅馬尼亞當地媒體知道到,中方與羅方已簽署協議,羅馬尼亞將來7-10年將向中國出口約50萬頭當地奶牛,可為羅馬尼亞農人帶來5億歐元收入。第一批出口的羅馬尼亞奶牛將于2014年1月運往中國,數量約有4000-5000頭。
“相較于上述三國,羅馬尼亞作為傳統的奶牛育種國,不只奶牛單價相對廉價,而且奶質較好,”
中商流轉生產力推進中間高檔分析師宋亮表明,這一起也可以削減中國對新澳兩國的奶源依靠。數據顯現,當前澳大利亞近多半奶牛都出口到中國。與此一起,全球范圍內的奶牛報價在2012年已近3萬元一頭,比較五年前上漲50%。2011年中國斥資2.5億元購進10萬頭小母牛,其間澳大利亞占近一半。
“7-10年進口50萬頭相當于每年進口近5萬頭,”宋亮以為,相對于如今的奶牛進口份額,這是一個挺大的數字。“經過進口乳業較為興旺的羅馬尼亞奶牛,一起加速完善國內有關飼養作業,則可以必定程度上下降國內民眾對乳制品職業安全方面的危機感,一起可以全體削減對新西蘭乳業的依靠度。”
這些年,中國農戶在飼養進口奶牛過程中也呈現不少問題,如產奶、配種、技能等,不只影響了奶農利益,而且也不利于國內乳業商場的轉型。
宋亮稱,中國奶牛飼養業現代化開展,最重要的是經過進口他國奶牛來構成合適自個的開展機制,“這就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奶牛要構成族譜而且種類本土化,結尾構成可以自給自足的適度規?;闃I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