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上市四年的五糧液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交出的到9月30日的半年“成績單”依然很丑陋。成績陳述顯現,本年第二和第三季度6個月,銀基虧本7.71億港元,遠高于上一年同期的1.77億港元虧本。上一年第四季度和本年第一季度,銀基總共虧本9.57億港元。記者注意到,包含本年中秋節的這兩個季度,銀基集團出售收入只要1.137億港元,同比削減51.6%。
減值虧本近5億港元
銀基方面給出的解說是,中國白酒職業的傳統冷季為每年春節后至中秋節前一個月,經銷商在此期間收購及備貨志愿遍及較低。可是本年商場對高端白酒的需要進一步降低,即便面臨中秋及國慶節這些白酒職業傳統旺季,經銷商的備貨情緒也非常慎重,也使得銀基集團在期內的出售受較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銀基在此期間減值虧本大幅飆升到4.916億港元。銀基表明,減值虧本首要包含應收交易金錢、應收收據、預付金錢及其他應收金錢的減值撥備,以及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之減值虧本。
中投參謀食品職業研究員向健軍在承受《世界金融報》記者采訪時稱,銀基集團中期巨虧首要是與白酒職業的整個環境有關。當時白酒職業正處于“禁酒令”引發的深度調整期內,高端白酒需要被嚴峻按捺,銀基集團作為國內高級白酒運營商之一,天然難逃職業趨勢影響。
“中國高端白酒商場的運營環境未有改進令本集團有些客戶的還款才能跌落,他們因存貨囤積而需求延期付款。”銀基集團昨天表明,經思考當前的市況以及本集團客戶在本期的還款形式,銀基對長時間逾期之應收交易金錢在當期做了有關減值撥備。
一個舊日無比風景的大經銷商就這樣淪亡了。銀基本年7月2日交出的2013財年(2012年3月31日至2013年3月31日)“成績單”是,銀基出售額比2012財年大降86.9%,僅有3.9億港元,凈利潤從6.98億港元轉為虧本11.34億港元。有關人士泄漏,盡管這些驚人的虧本數字中有很多是減值撥備,并不一定是實踐的虧本,但銀基的狀況沒有好轉的痕跡。
被逼戰略調整
為了應對成績下滑危機,銀基集團也表明,現已調整運營策略,包含開展中低端商品,全國性品牌下延中低端白酒商品搶占群眾及商務消費商場。此外,將現有途徑扁平化至三四線城市等。
事實上,在11月1日財報發布再次預虧后,銀基集團曾宣告入股中酒網,拓寬電商新途徑。此項意圖發動,也被外界解讀為集團“途徑轉型”的開端。
向健軍以為,白酒公司為了“自救”八成會將商品定位向下調整,并與電商打開觸摸,傳統的高端白酒業的生態格式會發生根賦性調整。“若商務途徑無法有用拓寬,則高端白酒業勢必會呈現崩盤痕跡,工業結構調整的腳步還會逐步加速,吞并重組、產能優化作業會在龍頭公司之間打開。”
向健軍一起指出,從整個白酒職業來看,盡管電商途徑出售額添加敏捷,可是其在整個白酒出售收入占比仍很小,這點相同也適用于銀基集團。“銀基集團提早活躍規劃關于將來開展是利好的,但銀基集團的電商途徑在酒類電商中并不是最強的,能夠經過加碼物流、添加保真效勞等招引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