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召開 2021年一季度全省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金融投資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獲悉,2021年一季度我省地區生產總值為11859.24億元,同比增長15.8%。四川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熊建中表示,一季度全省經濟實現良好開局,總體呈現“加快恢復、穩步向好”態勢。
■本報記者 黃彥韜
啤酒和計算機產量“井噴”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一季度我省地區生產總值為 11859.24 億元,同比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8.57億元,同比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153.76億元,同比增長14.1%,兩年平均增長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 6816.91 億元,同比增長17.6%,兩年平均增長6.9%。
農業方面,初步統計,小春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同比增長2.2%,生豬出欄1537.5萬頭,同比增長37.8%。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4.5%,兩年平均增長7%。分行業看,41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8.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2.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9%,汽車制造業增長18.9%。
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發電量同比增長7.8%,天然氣增長17.7%,電子計算機整機增長78.8%,啤酒增長66.8%,發電設備增長55.4%,汽車增長44.1%,水泥增長34.4%,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增長32.9%,成品鋼材增長20.1%,白酒增長19.3%。
住宿和餐飲業增長近五成
高技術產業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9%,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6.4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長51.6%,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45.6%,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23.8%,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23.6%。
工業利潤穩步回升。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552.7 億元,同比增長66.9%,比 2019 年 1-2 月增長35.2%,兩年平均增長16.3%。
服務業方面,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6%,兩年平均增長6.9%。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25.6%,交通運 輸 、 倉 儲 和 郵 政 業 增 長26.4%,住宿和餐飲業增長47.8%,金融業增長6.7%,房地產業增長17.2%。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4.7%,兩年平均增長7.1%。從房地產開發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3.2%。商品房施工面積同比增長19.2%;商品房竣工面積增長98.1%;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47.7%。
16大類商品零售額全部增長
一季度,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28.4億元,同比增長29.9%,兩年平均增長6.3%。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795.2億元,同比增長82.6%;商品零售4833.2億元,增長24%。
從熱點商品看,16大類商品零售額全部實現增長,其中,汽車類同比增長52.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39.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8.3%,日用品類增長27.3%,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3.2%。
一季度,外貿進出口總額1967.1億元,同比增長25.6%。其中,出口額 1101 億元,增長40.7%;進口額866.1億元,增長10.5%。
“總的來看,一季度全省經濟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實現良好開局,但經濟運行中仍存在部分行業恢復發展還有待加強、消費修復還需進一步加快等問題。”熊建中表示。
■數據解讀
基數效應等導致GDP增速低于全國
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同比上漲18.3%。
GDP增速低于全國2.5個百分點,對于長期“跑贏”全國平均水平的四川來說很少見。這個數字該怎么看?
“差距明顯,前景向好。”四川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一級巡視員熊建中如此評價。差距明顯,主要表現是一季度四川經濟運行中多數主要經濟指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GDP增速比全國低2.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低10.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分別低5.7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
形成這種差距的原因,熊建中分析,首先是因為基數效應。受疫情影響,去年一季度全國GDP增速同比下降6.8%,而得益于率先推動復工復產,四川去年一季度的數字是下降3%,“也就是說,去年一季度四川的增長率要高于全國3.8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下降幅度均小于全國平均水平。”熊建中說,較低的基數推動今年一季度全國的數據亮眼。
其次是外需拉動的差異。“四川經濟外向度偏低。”熊建中說,現階段四川經濟外向度基本達到16%,而全國平均水平超過30%。國外疫情蔓延,對全球主要經濟體供給能力沖擊較大,國外的生產訂單大量回流,對東部地區的工業增長拉動作用非常明顯,但四川的外需結構與生產結構不完全對稱,因此外需擴大對四川工業的拉動有限,“今年1到2月四川工業增長16.4%,已經是非常高的增長,和全國35.1%相比,差距非常明顯。”
此外,疫情經濟以及今年春節就地過年對短期經濟的提振因素存在差異。熊建中提到,疫情經濟特別是疫苗生產對經濟拉動最大主要是北京,四川一季度醫療制造業僅增長6.1%,和東部地區、全國平均水平差距非常大。“相對其他行業,四川醫療制造業還處于低增長態勢。”而就地過年對于勞動力輸出、輸入省份的影響也明顯不同。“勞動力輸入大省的勞動時間增加,對東部地區生產的推動作用較大。”熊建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