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威海市文登區不斷深化中醫藥領域改革,全面提升基層水平,全力為群眾提供安全優質的中醫藥服務。文登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文登區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牛志寧向《中國發展觀察》雜志記者介紹,讓農村群眾享受“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讓醫生團隊由“被動履約”為“主動服務”。去年,做實村衛生室服務,新增358處村衛生室(服務點) ,新招聘、返聘79 名鄉醫;做實基層巡診服務,持續利用巡診車開展基層巡診,累計服務28萬人次;啟動區直醫院專家下鄉巡診活動,服務群眾2萬人次;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人民醫院帶動醫共體,選派專家加入164個家庭醫生團隊,切實提升基層首診能力。
近年來,文登區圍繞全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做足“四個率先”文章:立足國內率先推行中藥集中配送模式,持續實現中藥飲片區級統一采購、加工和銷售,日均調劑中藥飲片1400副, 累計服務9.5萬人次;立足省內率先推廣“基層巡診+中醫藥服務” 模式,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普及中醫藥保健知識,累計服務28萬人次;立足在全市率先建立基層醫療機構外聘中醫名家坐診帶教機制, 強化政策激勵,對每年坐診20個工作日以上的專家或團隊,給予聘請單位最高10萬元補助,累計聘請省級以上專家30多名,坐診帶教300多次,服務患者1萬多人次;立足在全市率先啟動“全民艾灸”工程,累計發放艾灸禮包7 . 3 萬件, 免費體驗服務33萬人次。2020年,全區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量達71萬人次,較上年增長42%。
“抓住關鍵機遇,實現‘四個創新’, 用中醫藥改革‘ 小切口’ , 解決醫療衛生‘ 大問題’。”威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一級調研員,威海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文說, 近年來,緊抓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關鍵機遇,逐步探索出一條“醫院得發展、醫保得節省、患者得實惠、政府得民心”的改革路徑。
創新中醫病種支付模式, 解決百姓“看病貴”難題。中醫藥治療具有總體花費少、患者痛苦小等顯著優勢,但如果醫保政策不匹配,就會抬高群眾選擇中醫藥的“門檻”。因此,威海率先在全國實施了中醫優勢病種收付費方式改革。共遴選出中醫優勢病種50 個,并將其中16個病種納入醫保定額結算范圍,不占用醫院醫??傤~指標。通過改革,提高了中醫技術的應用比例,同時也避免了要二次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負擔。去年僅文登整骨醫院就開展骨科中醫優勢病種1698例,節省患者費用1100余萬元,平均節省住院天數14天,節約醫?;鸾?800萬元。
創新中醫住院管理模式, 解決百姓“看病難”問題。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色和優勢,進一步方便群眾就醫, 改革中醫藥住院管理模式,將針灸類36個病種納入“中醫日間病房”醫保結算管理,將符合住院條件且非治療期間不需在院的針灸類治療病人,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允許其在當日治療結束后離院,床位費和護理費按30%收取。自去年7月1日實施以來,全市44 家定點醫療機構共收治“中醫日間病房”病例6606例,患者住院次均費用下降1100元,為患者節約自付金額330萬元,節省醫保資金支出400萬元。
創新中藥飲片配送模式, 解決百姓“用藥安全”問題。為解決基層中藥人才不足、中藥材質量參差不齊、監管力量薄弱等容易導致群眾用藥安全的問題, 威海市累計投資800余萬元,在全省率先建設了3處縣域中藥飲片集中配送中心,實現了全市縣域內中藥飲片集中免費配送全覆蓋。配送中心構建了“互聯網+”中醫藥服務體系,實行統一采購、審方、煎制、配送、追溯、監管的“六統一”模式,日均服務群眾470余人次、調劑中藥飲片3600余副,形成了“病有良醫、醫有良藥”的良好局面。
創新基層中醫發展理念, 解決百姓“治未病”問題。針對群眾中醫藥健康素養水平不高、缺乏治未病意識等問題,在基層實施中醫適宜技術惠民工程,推廣以艾灸為代表的中醫適宜技術,強化專業人才培養,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目前累計投入資金300余萬元,購置艾灸禮包20萬套,面向基層群眾免費提供艾灸服務體驗和中醫健康宣教,累計服務群眾40 余萬人次,依從率超過70%。36% 的堅持常灸者醫療費用較上一年度同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