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免费在线-久操免费在线观看-久操免费在线视频-久操欧美-深夜福利日韩-深夜福利一区

標王 熱搜: 2014    安全  展會  種子  五常大米  超市  食品展會  北京食品展會  北京有機食品博覽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中國醫生》抹殺中醫藥抗疫功績,張伯禮呼吁不要忘了中醫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7-20   瀏覽次數:296
核心提示:抗疫電影《中國醫生》自7月9日上映以來,讓眾多中醫界人士以及中醫愛好者十分氣憤因為這部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核心故事背景,以
 抗疫電影《中國醫生》自7月9日上映以來,讓眾多中醫界人士以及中醫愛好者十分氣憤——因為這部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漢醫護人員和援鄂醫療隊為人物背景的全景式紀錄中國醫生抗疫的電影,抹殺了中醫抗疫的功勞,讓觀影者看到是幾乎只有中國西醫生在抗疫。張伯禮院士曾經說過,“疫情過后也別遺忘了中醫藥”。張院士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

2020年9月15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做客北航大講堂,為現場及觀看網絡直播的3400余位北航師生帶來主題報告《弘揚抗疫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在這場報告中,張院士為大家還原了抗疫過程中真實的中醫藥。


▲ 圖片來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信公眾號

講座一開始張伯禮院士談了他對獲得“人民英雄”稱號的感想,他們四個作為廣大醫療工作人員的代表被頒發了勛章,是全體醫療工作人員的功勞。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無數人民做出了犧牲。為此,張伯禮院士專門寫了一首詞《清平樂·人民才英雄》:

白甲十萬,戰疫三月酣。

武漢生死皆好漢,數英雄獨顏汗。

中央經略濟生,舉國眾志成城。

中西協和防治,環球涼熱彰明。


▲ 圖片來源:天水日報

在一個多小時的講座中,張伯禮院士給我們介紹了五條抗疫經驗、中醫藥四個貢獻、三藥三方的篩選、宣肺敗毒方的研究、中醫藥經驗的推廣、中醫藥的現代化發展等重要內容。張伯禮院士提出,抗疫經驗是無價之寶,也是一場演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精神動力是我們的強大力量。

中醫藥全程參與,不可替代

中醫藥在防治越變越狡猾、越變越復雜的新冠病毒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支援湖北的醫務工作者中,有來自全國29個省的4900余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約占援鄂醫護人員總數的13%;其中院士3人,專家數百名。組建了5批國家中醫醫療隊。全國共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1.5%;湖北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0.6%。中醫團隊整建制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市中醫醫院3家醫院的8個病區,并承包了江夏方艙醫院。武漢55家定點醫院都配備中醫藥專家團隊巡診。

張院士將中醫藥的貢獻分為四個方面:

1、集中隔離,服用中藥。

早期的武漢醫院爆滿,病人要排隊七八個小時才能看上病。確診的患者沒有床位,家人陪同等待安排。人群里還夾雜著普通發燒感冒的、留觀的,各種人擠在一起。這種情況使得張院士十分憂慮,因為這樣會造成非常嚴重的交叉感染,所以必須進行隔離。

在中央指導組的支持下,進行網絡化全面大排查,把整個武漢篩查了一遍。凡是確診的、疑似的、發熱的人員,全都通過征用酒店、學校進行隔離。

隔離之后又有一個問題,當時西醫不知道給什么藥,不給藥就會導致恐慌。輕癥患者不給藥,只是觀察,就可能變嚴重。普通的感冒發燒患者,拖著可能會變成肺炎。更重要的是會導致病人恐慌,因此張院士提出隔離不給藥,只成功一半。給什么藥,給中藥。這個經驗是從歷代縣志中得來的。古代發生瘟疫時,人們在縣城的東南西北中支幾口大鍋,煮中藥,然后每個人就拿碗去喝。農村就把藥放在麻袋里,投到井里,然后大家去喝水。現在可以采用中藥鍋煮藥。

這個方案得到批準后,張院士就聯系了武漢一個藥廠,用一千多個煮藥鍋,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煮,然后把藥送到定點醫院,送到方艙醫院門口。這個藥廠不僅煮藥,而且還負責給各個地方送藥,為此有些員工還感染了。當時張院士手上沒有錢給藥廠,藥廠負責人表示先不談錢,先煮藥。

張院士負責的六個醫院,采用嚴格的隔離和普遍地服用中藥。很快效果就出來了。二月初,確診率約80%,中旬約30%,下旬小于隔離加上普遍服用中藥,有效地抑制了疫情的蔓延。


▲ 圖片來源:現代快報

2、中藥進方艙治輕癥/普通型患者

把病人篩查隔離之后,工作進入了下一個階段。由于當時武漢醫院都爆滿了,所以中央指導組接受了王辰院士的建議,建方艙。張院士提出來中藥進方艙,中醫包方艙,同時也提出要以服務和撫慰作為主要治療手段,而把中藥治療放在第二位,同時采用中醫綜合療法:湯藥、中成藥、針灸、推拿、穴位按摩、太極拳、八段錦。當時天氣很冷,方艙很大,百人床位,有空調不能用,空調一用會導致病毒從送風系統進行傳播。每個病人有一個電熱毯,病人都偎在電熱毯上,蓋一床棉被,放眼望去,死氣沉沉的。中醫講精氣神,所以就主張練太極拳、八段錦,病人練起來之后,氛圍非常好。有病人也反映,通過練太極拳、八段錦,狀態好了,想吃東西了。關鍵是病人之間的話多了,跟大夫之間的交流也多了。中醫方艙趁勢成立患者支部愛心角、圖書角。


江夏方艙內患者有564個,實現零轉重,零復陽。江夏方艙的經驗傳到了其他方艙。與之相對比的是,其他方艙的轉重率2%~5%,而國際上公認的轉重率在20%,我們國家衛健委認定的轉重率為15%。可見用了中藥以后只有2%~5%的轉重率,沒有重癥就沒有死亡。中醫方艙的主要貢獻是抑制了轉重率,控制了由輕轉重的比例,給后面的治療,給定點醫院和專科醫院減輕了壓力。不讓病人轉入重癥,這是中醫方艙取得的好成績。同時,中醫進入了武漢市的幾個定點醫院。

2月14號,中醫團隊總結了中醫藥對新冠肺炎臨床療效的特點和規律。2月18號發表了第一篇論文,向世人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治療新冠肺炎。這樣提振了全體醫務人員士氣,減少了病人恐慌。在這之前不少醫生心里都沒底,這病能不能治?救治后治療的規律是什么?它痊愈的規律是什么?它痊愈后的結局是怎么樣的?都不清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急切需要一篇臨床指導的文章,它在2月18號發表后發揮了作用。中醫治療有效,怎么有效?它可以縮短癥狀、住院和轉陰的時間,可以提高CT影像和治愈率,降低病情的轉重率和死亡率,數據都非常清晰,對照的也比較明顯,但是更重要的是,癥狀改善的同時,病人血里的指標也改善了,血里的白細胞、淋巴細胞數上去了,而且炎性介質量在下降,臟器的功能量在恢復,說明它改善癥狀是有道理的,是有物質基礎的,所以看到這個,我們醫務人員有信心了,這病能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復雜。


▲ 圖片源于:中醫雜志

3、重癥患者——中西結合救治

面對重癥患者,我們采用了中西結合的方法來救治。中藥可以提高血氧飽和度。正常血氧飽和度應該在95%以上,重癥患者中只有80%多,甚至是70%多。長時間低血氧會引起很多問題。我們這時候就用到一些中藥注射劑,如生脈注射液,一兩天以后,血氧不波動了,然后就慢慢上升了,再過幾天就基本達標了,達標穩定一兩天就可以脫離呼吸機,整體上非常好。包括控制炎癥風暴的血必凈,包括控制肺的炎癥的熱毒靈,整體效果非常好。總結經驗是中藥注射劑盡量早使用,足量地使用,效果就比較好,死亡率和住院時間得到了明顯地改善。

4、恢復期——中西結合康復治療

新冠病人康復后,有些人會有后遺癥,同時生理的創傷和心理的創傷都有,需要進行干預治療。為此建立了康復門診,建立了國內第一份中西醫結合康復指南。根據不同的人,有呼吸訓練,有藥物,有體療,有心理撫慰,還有食療藥膳,綜合的來使患者康復。7月份張伯禮院士還專門回到武漢,看康復的患者,指導他們治療。


▲ 圖片來源:中新網

中醫理論得到創新——濕毒疫

中醫師們進入隔離區后,做了一個新冠肺炎的癥候調查表。醫師們通過大數據,把4個省,20家醫院,1000多例確診患者癥候統計出來,再加上數據處理,專家的討論,最后得出來這次疫情是濕毒疫。濕毒疫主要癥候是濕、熱、毒、虛、淤。中醫對濕的認識是很少單獨發病,要搭著好幾個癥候一起發病。湖北是夾寒發病,因為武漢今年一月份下雪,氣溫低。雖然是兼夾發病,但濕毒是主要的,并且病情復雜,后遺癥多,這就完全符合新冠肺炎的特征。北京新發地的疫情和武漢的不太一樣,對神經系統損害比較嚴重,出現了嗅覺味覺減退,而武漢的是沒有的,因為新發地的病毒是歐洲傳來的。大連也發現了,大連的病毒測序也和歐洲的一樣。美國的病毒又和日本的變異很相似,有血管炎癥。所以病毒一直在變異,符合我們中醫濕邪的特點。

大疫出良藥,三藥三方,

療效確切,證據成鏈

張伯禮院士的團隊還對已上市中成藥做了篩選和評價工作,最終篩選出65種廣譜藥,抑制冠狀病毒、抗細胞因子風暴、抗肺纖維化的藥都有。中藥是沒有特效藥的,而是廣譜的。中藥治療機理主要是激活自身的免疫功能,靠自身的機體把病毒殺死。

大疫出良藥,我們歷代都有好藥出現,因為疫病幾千年發生了幾百次,總結出很多好的經驗,我們這次總結出了濕毒疫,同時我們又出了好多藥,三藥三方,包括蓮花清瘟、金花清感、血必凈,這些已經上市的藥,被篩選出來是有用的,同時研制出三個新藥,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這三個藥也都是有效果的,正在做新藥的申報。

張伯禮院士的團隊研制的新藥叫宣肺敗毒顆粒,它包括麻杏石甘、麻杏薏甘、千金葦莖、葶藶大棗瀉、藿香正氣散,前面四個都是張仲景的方子,而藿香正氣是清代的方子,加上虎杖和馬鞭草這兩味藥。虎杖和馬鞭是張院士團隊篩選出來的,它對抑制氣道的炎癥和直接殺死冠狀病毒都有效。這張方子能夠宣肺化濕,清熱透邪,是個古方加今方的研究做出來的方子。

宣肺敗毒方到底有沒有效,需要做一個評估,用的是現代的方法。新冠病毒侵入到人體,把遺傳鑰匙打開,需要經過四個步驟,也叫四個關鍵蛋白。中藥只要能將這四個蛋白中的一個阻斷掉,病毒就不起作用了,我們就能控制它。目前進行的研究有:宣肺敗毒方分子對接研究、調節免疫應答的研究、網絡藥理學研究和宣肺敗毒方164例隨機對照研究。通過研究可以發現,這份中藥有非常好的療效。

講座快結束時,張院士再次談到獲獎,他認為這次獲獎是為了表彰中醫藥,不要忘了中醫藥。這不是給中醫爭什么,而是給我們的病人爭。讓張伯禮院士欣慰的是,中醫藥的貢獻被寫進歷史。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總結了中醫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做法,包括中醫醫療隊整建制接管定點醫院、早期介入、全程參與、分類救治取得了顯著效果,充分肯定了中醫藥的特色優勢。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中醫藥部分截圖

最后,在現場師生們三次熱烈的掌聲中,張伯禮院士結束了這次報告。


張伯禮簡介

張伯禮,男,漢族,1948年2月26日出生于天津,河北寧晉縣人,中共黨員,中醫內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醫藥衛生學部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科帶頭人。

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被授予“全國名中醫”稱號;2019年獲得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2020年8月11日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品牌食品網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品牌食品網)”的信息,均來源于網絡,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網友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 ※ 聯系QQ:2408931033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廣告報價 | 使用指南 | 使用協議 | 收款碼 |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京ICP備2021003644號-24
展開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