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大學習。組織全市義務教育學校進一步加強對“雙減”工作及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等相關文件的學習,開展全員大學習活動。各學校圍繞課堂教學改革,通過開展教師專業閱讀、集體備課等方式組織教師加強學習。各區縣教研部門結合各學科特點,定期組織開展參與式、項目式培訓。市教科院組織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專題培訓活動。以教學需求為導向,以訂單式自主學習為主,專題指導性學習為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廣泛開展讀書交流、區域教研、現場指導等活動,突出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培訓,強化師德教育,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策略。
專題大討論。各區縣、各學校圍繞高效課堂建設、深度學習策略等專題展開廣泛討論。舉辦全市義務教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校長論壇或區域教研論壇。分學科召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聚焦課堂教學,堅持問題導向,就當前各學科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熱點問題、共性問題、特殊問題,課堂教學改革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困難,廣泛調研,視導診斷,開展大討論,把問題查擺清、討論透,把解決措施列計劃、配好檔、落實好,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堅持教學相長,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融合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重視情境教學;探索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
崗位大練兵。組織廣大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和專業要求,扎實開展個人基本功訓練,提升教學能力。各學校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和觀課議課制度,廣泛開展“青藍結對共提升”活動,切實發揮名優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青年教師練就扎實的崗位本領。市教科院展播各區縣教研部門和學校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實現共研、共享、共贏。通過組織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課堂組織、教學實施等方面能力,營造學業務、練技能、提素質的濃厚氛圍。
技能大比武。市、區縣教研部門和學校層層開展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或教師素養大賽。分學科舉行說課、模擬講課、同課異構或教學設計等比賽活動。定期開展優質課評選;定期開展教學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評選,發現優秀教師,培養教學骨干。通過開展系列教學能力大比武活動,搭建教師教學展示交流平臺,有效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全市中小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質量大提升。分學科組織申報、遴選認定全市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基地學校,組建學科教研共同體,聯合開展課題研究,示范帶動區域學科教研。開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形成各學科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案例集和資源庫等,探索符合本地實際、體現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召開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介觀摩會議,提煉課堂教學改革行動成果,推廣典型經驗。切實發揮教學研究核心支撐力的作用,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吸引力,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學生的學業水平和核心素養明顯提升,輕負優質的教育目標得到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