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富平縣聚焦學生資助工作,通過系統核對嚴摸排、資助發放規范化、感恩教育促成長模式,推動學生資助工作有力度更有溫度。
系統核對嚴摸排。建立縣鎮校資助管理機制、網格化模式,常態化推進學生資助工作。依托“兩個系統”“一個數據庫”,建好脫貧及三類監測戶家庭學生臺賬,對于脫貧家庭學生、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孤殘學生、烈士子女等特殊困難群體,實現數據精準和資助全覆蓋。截止目前,2022年春季學期共核對2347名特殊群體學生。其中學前段268名學生、義務段1633名學生、高中段309名學生、職中137名學生。
資助發放規范化。在規范管理上下功夫,不斷提高學生資助管理水平。根據中省市文件精神,及時制定了《富平縣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各中心學校、縣屬學校根據各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數向資助中心提交資金申請文件,經資助中心確定無誤后,精準分配資助資金。各校嚴格按照規定程序、時間節點和資助標準,及時將資助資金通過銀行卡打到學生或家長的銀行卡上,確保資助資金閉環管理。同時規范發放程序,發放完后要求各校提交資金執行報告、公示照片、簽字表等,以備上級檢查。
感恩教育促成長。全面落實全員育人導師制,把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作為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構建物質幫扶、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長效機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組織一次“資助育人·感黨恩”征文活動,通過富平教育微平臺宣傳育人故事,引導受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他們勵志感恩、立志成才、回饋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