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成立第一屆民辦教育行業黨委,實施黨組織書記“雙帶頭人”和黨員教師“雙培養”工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學校教育管理全過程,建立常態化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培訓制度,增強政治認同和教書育人責任感。建立師德師風第一課制度,將師德師風作為學校首項制度規范,作為各類培訓、學習的首要內容,堅持正面引導和嚴肅處理并重,在全系統開展“禮贊建黨百年,矢志為黨育人”師德主題教育、“鶴壁最美教師”評選等活動,并將師德師風納入教師資格注冊、職稱評審、評優評先考核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開展拒絕參加“升學宴”“謝師宴”等專項整治,全系統教風校風明顯改善。
提高教師隊伍專業能力和素養。
建成了能同時容納1000人培訓的鶴壁市教育培訓中心,縣級教師進修機構標準化達標率達到100%,開發“師德主題教育、教育改革發展、教育教學理論、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專業化成長”線下六大課程培訓模塊,開發“教育改革與依法執教、職業領悟與師德踐行、教學常規與教學實踐”等12大類網絡課程,遴選50余名優秀教師設立教師培訓專家庫,構建了系統化、特色化、實踐化本土教師培訓體系。2021年以來組織開展中小學教師主體培訓等各類培訓2萬余人次,選派1600余名教師參加“國培、省培”。
提升職業教育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加強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聘請行業、企業能工巧匠承擔實踐教學任務,中、高職“雙師型”教師比例分別達84.62%、47.76%。圍繞鶴壁市產業結構和民生需求,動態設置學科專業,2021年以來新增專業20個。積極探索“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1+X證書制度等,獲批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1個、1+X證書制度試點66個,新增校企合作項目16個。深入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每年參賽師生達5000余人次,為師生展示成果、促進交流搭建平臺。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職業院校學生“雙證書”獲得率達32%,2022年面向社會開展技能培訓2197人次,認定技能人才718人。
加強教師人才隊伍補充管理。
建立教師人才隊伍常態化補充機制,通過教師招聘、高層次人才引進、公費師范生簽約、特崗教師招聘等渠道,近兩年全市新補充教師1595人,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得到改善。提高教師待遇水平,嚴格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班主任津貼、地方教齡津貼等政策,將教師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提高5%—8%,不斷增強教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加強教師獎勵表彰,五年來鶴壁市教師共獲國家、省、市表彰獎勵800余人,激發了教師的工作活力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