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初看起來有一個小瑕疵,眾所周知中國現在人口14億。
是王傳福口誤了嗎?
并不是。
因為這句話是王傳福2017年在央視《開講了》節目說的,當時的人口數量普遍宣傳口徑還是13億人(事實上,2017年的全國人口總數突破了14億,但是在次年的統計數據中公布的)。
馬斯克大概在2016年也說過類似的話,大致意思是地圖上一個指甲蓋那么大的面積布滿光伏板,就可以解決全美的能源需求。
多年前,星空君自駕去內蒙古。一路上發現一個很擔憂的問題,內蒙古以草原著稱,但一路上很多草原正在沙漠化。
或許許多年以后,這些草原很可能會退化成沙漠。
后來,查閱了大量資料才發現,這些擔心都是徒勞的。
因為中國對沙漠的治理,世界頂級。另外,更神奇的是,在沙漠上鋪光伏面板這件事,中國人正在做。
中國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173萬平方公里是沙漠化土地,耕地只有122萬平方公里。如果53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化土地變成良田,那么我國可耕地面積將增加43%。按照百年治理計算,每年治沙造田5300平方公里,一百年就可以實現這一目標。
在治理沙漠的過程中,中國人摸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光伏治沙。
據百度百科:光伏組件板遮蔽陽光直射有效降低了地表水的蒸發;光伏板的遮陰效果能使蒸發量減少20%到30%,并且光伏組件板還能夠有效降低風速。這能很好改善植物的生存環境。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包括牧草在內的眾多地表植被才得以生長;而地表植被的出現又反過來有助于地表的固沙保水,生態的改善對太陽能發電同樣是有利的。揚起的灰塵對發電量的影響比較大,而植被能減少灰塵的揚起。由此可見,由于光伏組件板對于陽光直射的阻隔而產生新的生態環境對于荒漠化治理產生了正向作用,產生一種多贏的結果。
在庫布齊沙漠,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用196320塊光伏板拼成的巨型光伏電站,該項目占地1398421平方米,充分利用與周圍低矮植被、黃沙間的色差形成了駿馬圖騰。
庫布齊雖然是沙漠,但附近有水源,可以實現對光伏面板的清洗,清洗的過程,又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
9月9日,全國規模最大的沙漠光伏基地——騰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復合項目開工儀式在寧夏中衛市舉行。
項目建成后,每年發電量將達到約57.8億千瓦時,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00個,每年可節約192萬噸標準煤。
中衛是一個地級市,大約100萬人口,受益于得天獨厚的陽光資源,近年來先后實施111個新能源項目,全市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827萬千瓦時、占寧夏的近三分之一。
對于寧夏來說,豐富的電力遠超自用,還要向內地城市輸送。主要輸電目標是湖南,也就是“寧電入湘”。
配套工程包括特高壓和儲能。
由于風光水核等環保發電方式,都需要輸電和儲能,因此未來的投資方向中,和新能源息息相關的儲能領域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