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成了“帶貨王”
如何足不出戶實現農產品產銷高效對接?眼下,越來越多的地方官員走進直播間,為農產品“帶貨”。
“融安金桔清香甜脆,甜過初戀,入口化渣……希望全國的網友趕快下單,各企業來融安采購。”日前,廣西融安縣縣長陳文敏以“吃播”和融安金桔代言人的身份,向廣大網友推介融安金桔。
3個多小時的直播,總播放量1億次,最高在線人數10萬人。3小時內的訂單就達到25000單,賣出12萬斤,極大提升了融安金桔的“網紅”熱度,也帶動了融安金桔的網絡銷售:截至直播當天,銷量4.251萬噸、銷售額15.81億元。
在千里之外的河南葉縣,春節后因疫情影響,已帶動84個村共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綠筑菌業,出現了產品積壓。葉縣縣委書記古松在調研中獲悉此情況后,通過微信群為企業充當推銷員,兩天內,4噸食用菌銷售一空,“滯銷菇”成了“暢銷品”。
在“菠蘿之鄉”廣東徐聞縣,徐聞縣副縣長許彩娟剛剛過了一個不一樣的三八婦女節。3月8日,她和其他幾位女縣長組團在騰訊微視直播,為當地的菠蘿“吆喝”。就在上個月底,率先“試水”直播帶貨的副縣長李逸,也創下了在線人數超過2萬人的佳績。
30位院士專家愛心助農
“湖北秭歸有品質最好的橙子運不出來”。這個春天,橙子銷路受阻,在湖北學習工作近四十年的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柑橘院士”鄧秀新的手機被“打爆”了。在秭歸,許多果農都有鄧秀新的手機號碼。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鄧秀新便和團隊一直扎根秭歸,幫助農戶解決技術難題,協助政府對接產業資源。是他從國外引進倫晚柑橘品種種在當地,又是他帶領秭歸從柑橘種植之鄉走向柑橘文化旅游之鄉。
聽到農戶的訴苦后,鄧秀新院士選擇向阿里巴巴反饋。隨后,由鄧秀新領銜,30位農業院士專家攜手阿里巴巴“愛心助農計劃”,開始為滯銷農產品進行產銷對接。
針對物流難,菜鳥聯合物流伙伴,為秭歸專門打造了一條出省綠色通道;針對復工難,在秭歸縣各級政府指導下,農民與商家嚴格遵循不超過15人的規定,在嚴格做好防護措施情況下,開展采摘、分選與包裝;針對品控難,釘釘上線“云品控”,從農戶采摘到進入加工廠全程跟拍,監控農戶防疫防護措施,監控采摘過程、橙子品質,并現場云評測酸甜度。
“水果不長腿,不會(將病毒)傳染人。”在鄧秀新的呼吁下,阿里巴巴聯合秭歸縣政府,通過緊急打造的數字供應鏈,將首批8萬多斤秭歸臍橙發往全國。
政企合力助推農貨出山
萬州玫瑰香橙、奉節臍橙、梁平柚……只需要手指點一點即可實現配送到家。這是正在舉行的2020三峽柑橘國際(網上)交易會,重慶通過網絡“一鍵訂購”方式,開啟“三峽柑橘,全球配送”便捷通道,半個月時間已實現交易11.09萬噸。
疫情發生以來,重慶市商務系統迅速行動,廣泛發動和組織電商網商打通“出村進城”路,幫助農產品特別是滯銷農產品觸網銷售,有效紓解農產品“銷售難”。據第三方統計,重慶市各區縣及企業利用電商平臺觸網銷售,2月份全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6.44億元。
微博聯合央視三農頻道、《中國扶貧》雜志共同發起“戰疫助農·保供行動”活動,逾300位各領域大V參與支持,蔣勤勤、吳謹言、林彥俊等8位明星為戰“疫”助農助威打Call。
在新疆輪臺縣阿克薩來鄉阿克薩來村,旅游采摘變身互聯網送貨上門,縣統計局駐村工作隊通過互聯網幫助草莓種植戶找銷路,沒有讓草莓爛在大棚里。目前,全縣8個草莓扶貧大棚,賣出了800公斤草莓。
企業也在行動。阿里巴巴率先發布“愛心助農計劃”,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聚合數字經濟體力量,為全國滯銷農產品緊急打造“愛心助農專線”。截至3月4日,“愛心助農專線”已覆蓋海南、四川、廣西、福建、云南、山東等20個省份,淘寶天貓上線近4000種滯銷農產品,售出8.7萬噸。阿里巴巴宣稱,“愛心助農計劃”不僅僅局限于短期賣貨,而是要真正提高這些農產品從原產地源頭到消費者端的全鏈路整合能力,即“造血式助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