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抓好精準摸排。印發《西寧市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以縣區為單元,精準摸排校外培訓機構情況,全面掌握學科類培訓機構的數量、從業人員、招生及在學人數、教師數量及資質、賬戶信息等情況,做到“一校一表”登記造冊,逐校審核,分析研判,形成專項整治基礎臺賬。教育局聯合公安、城管、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組成治理工作組,針對校外培訓機構資質、教學內容、師資條件以及場地、消防、安全、疫情防控、信息公示等方面開展拉網式檢查,建立“一家一冊”整改工作臺賬,限期整改92所、查處取締無證培訓機構119所,切實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行為。
著力平穩有序推進。召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部署會、研判會、推進會等,明確治理路徑、壓實責任舉措,標本兼治、系統推進。摸清學科類培訓機構辦學方向,做好政策宣傳和答疑解惑。構建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轉型協同推進機制,通過采取梳理審核條件、嚴格執行標準、部門協同聯審等措施,引導其轉型發展。教育局會同民政、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等部門聯合印發《重新登記工作專項方案》,制定工作指引,明確登記路徑,推進部門聯動,有序做好培訓機構變更登記。建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形勢研判和應急反應機制,指導防范化解退費風險和用工風險,加強培訓機構“關、停、并、轉”排查監測,發現不良苗頭提前介入,有效預防和處置“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
著力規范辦學行為。完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政策體系,制定《校外培訓機構規范辦學工作指引》《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十嚴禁”》等,對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依法依規查處一批存在資質不符、管理混亂、虛假宣傳等問題的培訓機構。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培訓行為、培訓材料、廣告管控等方面要求,嚴防學科類變形、變異培訓項目。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加快推進分類制定標準、嚴格審批等工作。
著力強化宣傳引導。加強對“雙減”政策宣傳解讀,增進社會共識。舉辦校外培訓機構負責人集體約談會、專題培訓會,簽訂《落實“雙減”要求公開承諾書》,發布校外培訓機構“學生、教師、安全、收退費、廣告宣傳”等五項管理提示書,舉辦全市校外培訓機構“依法誠信規范辦學”學習班,引導校外培訓機構正確認識、誠信辦學、科學轉型。暢通監督舉報渠道,發揮群眾監督、媒體監督作用,發布《致全市中小學生及家長的一封公開信》《參加校外培訓學習的溫馨提示》等,讓廣大學生和家長、從業人員及時了解“雙減”工作要求,積極參與治理行動,營造全社會支持“雙減”工作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