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實施贏口碑。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文件要求,成立旬邑縣課后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關于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旬邑縣中小學課后服務費管理使用辦法》,多次召開教育局黨委會,研究部署全縣課后服務工作。科學制定風險管控應急預案,各環節流程緊扣有序。加強硬件設施設備的規劃、建設和維護,確保場地設施安全。黨員教師率先垂范,其他教職工全員跟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做好課后服務工作,贏得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圍繞需求定項目。嚴格落實課后服務兩個全覆蓋和“5+2”要求(全縣課后服務學校全覆蓋和有服務需要的學生全覆蓋;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研究確定了“先托底、后全面”的工作思路,在全縣27312名學生家長中,圍繞是否有服務需求、服務方向、服務內容等全面開展問卷調查。依據反饋情況,菜單式提供答疑解惑、素質拓展、閱讀鑄魂、強身健體、培養個性、社團活動等6個服務項目,供學生自主選擇。
——匯聚資源促融合。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積極爭取鎮(辦)黨委、村委會、學生家長的支持,整合家、校、社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彌補學校單打獨斗、資源匱缺的不足。與縣域內有資質的培訓機構、退休老教師以及有藝術特長的家長合作,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藝術類專業教師,打開了學校課后服務的新局面。與鎮(辦)、村委會聯手,依托敬老院、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等平臺,開辟學生社會實踐場地,定期組織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以研學的方式接觸和體驗各方面的現實生活和各領域的工作情景,實現校內探索和校外實踐的融合。
——嚴格收費保長效。按照《咸陽市教育局、咸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咸陽市財政局 咸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及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1年第二次會議精神,該縣中小學嚴格按照城區中小學每課時4元、鎮村中小學每課時2元的標準進行收費,對脫貧家庭學生、殘疾學生、孤兒和低保戶家庭學生免收了課后服務費,并將所收資金全部存入單位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往來資金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該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課后服務解決了家長“接送難”,讓學生從“脫管”變“妥管”,受到眾多學生和家長歡迎。截至目前,開展課后服務學校71所,參加學生26668名,未參加644名學生,參與率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