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茶質優量大,并不等于市場暢銷,這只意味著在今年行業競爭接力賽中,川茶贏得了以比拼資源、生產、品質為核心的“上半場”,接下來如何取悅消費者,以市場拓展、品牌打造為主的“下半場”,才是對川茶發展的最大考驗。
創新產品、融合電商、跨界合作、打通國際市場……會上,川茶業界近百位企業代表、專家集中學習了省委主要領導批示精神,就做大做強川茶產業,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等開展了一場思維碰撞,認為川茶“上半場”能拿滿分,“下半場”也可通過多措并舉贏得最終的勝利。
產品創新 撐起川茶市場空間
7月5日,在竹葉青成都紅星路專賣店內,新款經典花茶“碧潭飄雪”已擺上陳列柜臺,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大對“碧潭飄雪”品牌推廣力度和市場布局速度。與此同時,曾以花茶產品著稱的花秋茶業卻悄然啟動了第三次戰略轉型,對傳統花茶進行創新,研發更多香味的花茶,同時加速開發黑茶、抹茶新品。
轉變背后,是曾經“得禮品茶者得天下”這一行業格局的打破,如今處于禮品茶最高端的西湖龍井、鐵觀音、普洱等品牌,其銷量和價格均出現了普遍性跳水現象。而在企業審視行情變化后,紛紛祭出了降價促銷、開發新品、走大眾路線等救市手段,部分龍頭企業新推的大眾產品也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然而,價格走低并沒能挽救市場的頹勢,記者采訪省內多家中小茶葉企業發現,這些以主打中低端產品的茶企面對的形勢比龍頭企業更為嚴重。
“并不是價格降下來,消費者就會買單,消費者要買單,得靠出自內心的喜愛。”花秋茶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經過前期市場調研后,公司對傳統花茶進行了大量的改良,并在國內首次推出了抹茶、黑茶等個性化產品。“花茶的優勢,在于具有健康、時尚、口感等賣點。”花秋茶業董事長喻長根表示,花茶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遠比國內市場大,歐美國家消費者都愛在茶中添加各種花草進去,以改良味道、突出個性,市場潛力非常大。
而剛剛組建成立的川茶集團,其核心產品天府龍芽則創新性地橫貫6大茶系,包括黃茶、黑茶、白茶、綠茶、紅茶、青茶,將從過去單純的綠茶,擴展為6大品類。“每種茶都有其目標消費者,而其中不少茶類還處于市場培育階段,潛力巨大,如紅茶、花茶等在國際市場非常暢銷。”該公司市場負責人表示。
在川茶轉型過程中,曾經一片綠色的川茶色彩正悄然嬗變,傳統“綠色”代表品牌有竹葉青、敘府、文君等;“紅色”代表品牌有川紅、早白尖、醒世等;“花色”代表品牌有花秋、龍都等,這些品牌紛紛突破色彩局限,競相推出新品,讓川茶變得更加色彩斑斕。“川茶產業結構的倒逼調整,令川茶活力迸射。”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王云表示,川茶的色彩變革和產品創新將有力支撐川茶市場拓展和品牌提升。
“一帶一路”助力川茶國際化
今年10月1日,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將開始正式實施,新法規定,國家對農藥的使用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動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應用,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
“這對凸顯川茶品質優勢,打入國際市場有積極作用。”省茶葉行業協會會長沈前貴表示,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將讓茶葉生產遠離劇毒、高毒農藥,這將倒逼企業強化食品安全管理,更容易通過國際市場檢驗門檻,川茶還可借助國家“一帶一路”趁機打入國際市場。據了解,目前我省正打造有機茶葉聯盟,通過使用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病蟲害技術減少農藥投入。
目前,四川省茶葉行業協會有機茶聯盟重點成員單位聯合全國多家投資企業,確立在雅安、瀘州、成都建設首批中國名茶“三大核心示范區”。核心示范區基本要求就是打造有機、綠色等放心茶,從源頭建立健全技術標準、安全保障、加工和產品營銷監管追蹤溯源體系,抱團發展,促進川茶做強千億產業,推動川茶走出國門,讓世界消費四川茶葉。
“茶葉協會在標準制定、科技服務、引導孵化等方面作用明顯。”段新友表示,目前我省省級層面共有5家茶業協會,今后政府部門將加強對協會的指導,助推川茶發展。據了解,今年下半年,我省將組織萬企出國門,開拓“一帶一路”市場;推進川茶電子商務,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打造天府龍芽區域品牌,鼓勵茶企兼并重組,發揮龍頭引領作用,早日將川茶打造為千億產業。(來源:四川日報。記者:周偉)
聯系方式
聯系人:羅先生、胡先生、劉先生
電 話:028-87616272
郵 箱: 1772562921@qq.com
地 址:成都市人民中路一段39號二樓組委會辦公室
網 址:http://tea.asiaexpogroup.com/